武進(jìn)新聞網(wǎng)訊(記者 宋祎凡)昨日驚蟄,和“蟲語者”于哲一起,與昆蟲“密語”,與自然“貼貼”。
“你看,它整個形狀就像是一個縮小版的烏龜,所以學(xué)名叫‘龜甲蟲’,還是很貼切的吧!”梧桐樹下,于哲輕輕用手撥開干枯的樹皮,舉起相機(jī),給這位昆蟲朋友拍了張?zhí)貙憽?/p>
于哲是一名昆蟲攝影師,藏于泥土、石縫、樹皮下的昆蟲是他的“模特”。2010年起,他常常來到城市的邊緣,長時間蹲在樹下、田間,去尋找那些身量在毫厘之間、難以引起人類注意的生命。
“拍攝昆蟲讓我覺得內(nèi)心很平靜。”對于于哲而言,城市道路上車輛的喧囂、人來人往的嘈雜,讓人變得浮躁、自大;在樹間行走,與昆蟲“共舞”,仿佛走進(jìn)了一個斑斕的平行世界,這樣的經(jīng)歷讓他擁有“蟲性”。
什么是“蟲性”?于哲答:“放下”人類的身軀,以蟲子的視角自處,盡觀生命傳奇。
“在寒冷的冬天,蟲子蟄伏,等待驚蟄時春雷的喚醒。”越冬的蟲子要么以幼蟲的形式藏于各種深處,要么化蛹匿于某個暗處。對此,于哲說:“蟲子自有辦法。”
拍攝過程中,于哲盡量不去破壞昆蟲的“家”。1月的一個清晨,當(dāng)他鑿開一段朽木,一只“倒霉”的黑腰胡蜂掉了出來。胡蜂蜷縮著身體,寒冷的氣溫使它活動能力變?nèi)酢S谡苴s緊將胡蜂放到另一段枯木上。還好,十幾分鐘后,胡蜂慢慢移動,又找到了適合的“新家”。
環(huán)境微小的變化,會對昆蟲產(chǎn)生巨大的沖擊;身處天人合一的生命共同體,“蝴蝶效應(yīng)”也會影響人的生活。2017年以后,于哲的記錄變得更有系統(tǒng)性。淹城遺址公園、雪堰等地,是他每年的固定拍攝點。在按年份排列的照片里,能看到武進(jìn)堅持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、改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成果——水清、岸綠、景美,為昆蟲保留了越來越多的生存空間,也給生活在這里的老百姓帶來一年比一年強(qiáng)的獲得感與幸福感。
又是一個春日清晨,一只紅色跳蟲來到于哲的眼前。陽光透過樹葉間隙,照在這只蟲子的身上,像大自然的獨舞演員。讓我們跟隨“蟲語者”的鏡頭,一起走進(jìn)昆蟲的世界。
驚蟄,聽蟲語
責(zé)編: 莊恩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