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進新聞網(wǎng)訊(記者 俞倩文)她用真誠打動學生的心靈,點燃孩童學習的熱情;她用努力敲開成長的大門,探索教書育人的真諦;她用奮斗書寫青春的篇章,奔赴教育的星辰大海。她,就是武進區(qū)實驗小學教師陳蒨。
春風化雨 用愛點亮心靈
陳蒨常說:“每個孩子都是天使,要用愛呵護天使的眼眸。教育,要做到一個都不能少!”2012年,剛畢業(yè)的陳蒨懷著熱愛與憧憬踏上了教育之路。工作第一年,她執(zhí)教的班級里有一個特殊學生盼盼,她生活能力較差,學習能力也比較薄弱,甚至還有一些自閉。陳蒨決定改變盼盼的狀態(tài),生活上,手把手地教盼盼穿衣服、上廁所;學習上,她利用空余時間單獨輔導;課間,她常常找盼盼聊天,用真心和耐心打開盼盼的心門。3年的時間,盼盼發(fā)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,不僅自理能力變強了,慢慢地也愿意與人溝通了,上課時眼中還會閃著求知的光芒。盼盼小學畢業(yè)時,她的母親拉著陳蒨的手泣不成聲,千言萬語化作一句感謝。多年來,陳蒨總是用自己的仁愛之心呵護著每一個學生,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影響著每一個學生。
潛心教學 努力創(chuàng)造佳績
“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,孩子的成長不能重來。”這是陳蒨經(jīng)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。認真打磨鉆研課堂,她認為是對自己負責,更是對學生負責。每一節(jié)課,她都會精心設計,課后都會認真反思并做好記錄,以改進教學,探索、學習、改進、實踐、反思的模式也成為了陳蒨飛速成長的不竭動力。“真的很佩服陳老師的鉆研精神,一節(jié)公開課,能不厭其煩地打磨20遍。在準備常州市教學基本功比賽期間,每天都到晚上10時過后才回家,這樣的日子持續(xù)了半年。”同事宋慈艷這樣評價她。無數(shù)個日夜的努力付出,終將有所收獲,陳蒨先后獲得華東六省一市賽課一等獎、常州市教學基本功一等獎、武進區(qū)評優(yōu)課一等獎等佳績,金牌微課還登上了“學習強國”學習平臺。面對成績,她總是淡然一笑地說:“成績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,我進步了,可以更好地教學生們。”
逐夢前行 奮斗詮釋青春
“教科研的成果能反哺教育教學實踐,這樣能讓我更科學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。”抱著教書育人的初心,陳蒨研究不止、筆耕不輟,用汗水收獲了眾多科研成果。10年來,陳蒨主持或參與省、市、區(qū)級課題10余項,論文發(fā)表、獲獎40余篇,先后獲得江蘇省教海探航“年度新人獎”和“杰出水手獎”。她把教科研的成果應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,讓一批批孩子對數(shù)學充滿了興趣,學得輕松又高效。
籃球巨星科比曾經(jīng)說過,凌晨4時的洛杉磯很美;而陳蒨說,凌晨4時的武進也很美。為了讓自己“擴容”,更好地投身教育事業(yè),她考上了南師大教育學研究生。在職讀研期間,她連續(xù)3年放棄寒暑假的休息時間,到南師大學習。讀研的第二年,陳蒨的寶寶出生了,為多陪孩子一會,她選擇留宿常州,于是每天凌晨4時多就要起床開車兩小時多去南師大上課,下午6時多下課后再從南京開車回家。也有人問陳蒨累不累,她說:“拋開來回開車的不易,學習真的讓人快樂,能感覺到自己在不斷‘擴容’。學到的教育理論能指導教育教學實踐,學到的教育研究方法能讓我更加科學地做研究。”在陳蒨看來,教育永遠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的話題,因為時代日新月異,當下的教育要面向未來培養(yǎng)學生;每個學生又都是不同的、鮮活的個體,沒有什么可以完全套用的教育模式。于是,她又追逐教育夢想,考上了南師大的教育博士,一張張往返于南京與常州的高鐵票架起了夢想與現(xiàn)實的橋梁。她用10年的青春,逐夢教育。
10年,是歷史長河中的浪花一點;10年,是人類漫長征途中微弱的薪火忽閃;10年,是一個夢想的起點;10年,也是另一個夢想實現(xiàn)的句點。對于教師而言,無論多少個10年,總是一支粉筆,兩袖清風,三尺講臺,四季耕耘,始終堅守著立德樹人的教育初心。
三尺講臺育桃李 十年青春逐夢想——記首屆“感動武進十佳教師”、武進區(qū)實驗小學教師陳蒨
責編: 莊恩慧
版權(quán)所有 武進區(qū)融媒體中心 聯(lián)系電話:0519-86571031
蘇公網(wǎng)安備32041202001025號